
2025年4月27日上午9:00,由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举办的“第23届北京国际热处理展览会”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同期举办“第三届中国热处理行业创新发展论坛主论坛”、“第二届汽车钢/铝合金热处理先进热处理技术与装备发展分论坛”、“第二届热处理行业绿色发展论坛”。
2025-04-29在金属材料加工领域,金属氧化处理(Metal Oxidation Treatment)作为重要的表面改性技术,通过精准控制金属表面与氧化介质的反应,形成功能性氧化膜层,可显著提升零部件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及装饰特性。作为专业热处理技术服务商,我们致力于为各行业客户提供先进、可靠的金属氧化解决方案。
2025-04-24一、氮化工艺的定义与技术原理 氮化处理(Nitriding Treatment)是一种通过渗氮技术提升金属材料表面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其核心原理是在480-580℃的中温环境中,将活性氮原子渗透至工件表层,形成高硬度氮化物层(如Fe₃N、Fe₄N),同时通过扩散形成富氮强化层,显著提升零件的耐磨性、抗疲劳性及耐腐蚀性能。
2025-04-23大部分零件,可以使用气体去油法去油后立刻进行渗氮热处理。部分零件也需要用汽油清洗比较好,但在渗氮热处理前最后加工方法若采用抛光、研磨、磨光等,即可能产生阻碍渗氮的表面层,致使渗氮后,氮化层不均匀或发生弯曲等缺陷。此时宜采用下列二种方法之一去除表面层。其中一种方法是在渗氮热处理前首先以气体去油。然后使用氧化铝粉将表面作喷砂处理。
对于总结得出的对齿轮心部硬度会产生影响的几方面原因,决定经过改变不同的参数来进行试验,以便总结试验结果来得出合适的控制心部强度的方法。
随着高科技对技术水平的促进,相关实验人员对汽车渗碳齿轮的研究展开了新征途,对其中硬度可达 Hv1000 以上的碳化物研究较多,汽车齿轮中采用渗碳齿轮的原因就是,碳化物在渗碳层中呈块、角的形状便于集中微区应力,那么形成的网络状就增加了脆性会对齿轮的疲劳寿命有所降低。
汽车制造过程中,对每项部件的要求都要达到高标准,由于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受材料、条件、设备等影响,得到的成果会有所不同,而且对于不断运转的齿轮来说,为了传递动力在啮合时需要承受各种力量的冲击和压迫,这就对渗碳齿轮的心部硬度有了一个强性要求,本篇文章将通过试验所得的结论来对如何控制渗碳齿轮心部强度进行具体分析。
模具锻造余热形变热处理新工艺被逐渐熟知,大部分模具终锻温度在850℃左右,最后一火锻造成形后,不是缓冷,而是快冷淬火,然后再高温回火或球化退火。热处理可以提高模具的寿命,更好地服务大众。
H13钢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热作模具钢。为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潜力并获得特殊性能和经济效益出发,对H13模具钢进行离子渗氮处理,是综合提高模具寿命的关键。
机车牵引齿轮、凸轮轴等机械零部件,常采用20CrMnTi、20CrNiMo、20Cr等低碳钢渗碳热处理后磨削加工而成,表面要求耐磨,心部要求一定韧性。由于内氧化对机车牵引齿轮的疲劳性能影响较大,在渗碳热处理过程中对内氧化的控制显得非常重要。
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在汽车发动机零件、汽车变速器零件、农机具以及电动工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铁基粉末冶金零件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可有效地提高强度、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
目前在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汽车行业,低压真空渗碳热处理已经逐步得到应用,将逐步替代常规可控气氛渗碳(或碳氮共渗)热处理,成为主要的热处理生产技术。
真空氮化热处理是使用真空炉对钢铁零件进行整体加热、充入少量气体,在低压状态下产生活性氮原子渗入并向钢中扩散而实现硬化的;而离子渗氮是靠辉光放电产生的活性N离子轰击并仅加热钢铁零件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氮化物实现硬化的。
目前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氮化方法有三种,即液体氮化、气体氮化和 离子氮化 ,三种氮化方法之间具有互补性。
元旦将至,根据国家有关放假安排及公司实际,青岛丰东热工技术有限公司(热处理加工公司)2023年元旦放假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本周六至下周一),共3天,1月3日(周二)正式上班。
在热处理加工过程中,热对流过多或者过少,或是在空气中加热或是在气氛中加热,都会影响到热处理加工,以致其产生变形。
气体渗碳热处理温度较高,工件变形大、不能一次性淬火、后期碳浓度过高及扩散不充分,表面碳浓度高,过共析层、共析层厚,而过渡层较薄(浓度梯度大),淬火后硬度梯度大,渗层与基体结合强度低;
齿圈是目前广大机械设备中关键零件,在使用过程中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弯曲疲劳强度、接触疲劳强度、抗划伤能力及抗咬合能力等,因此齿圈热处理也尤为重要。